转自:医学界
收拾丨文慧
近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进步晚年医学医疗服务才能的告知》(以下简称《告知》),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归纳医院应当依照晚年医学科建造与办理攻略有关要求,标准设置建造晚年医学科,在床位、设备、人员等方面加强建造。到2027年末,力求二级以上归纳医院标准设置晚年医学科的份额到达80%。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老龄办等部分于2021年末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晚年健康服务作业的告知》中提出的方针为“到2025年,至少60%的二级及以上归纳性医院应树立晚年医学科”。
已有6800多家医院设置晚年医学科
国家计算局数据,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到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07%,其间,65周岁及以上的晚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估计2035年前后,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时,60岁及以上晚年人口将打破4亿,占比将超越30%。
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老龄化被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本钱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法和途径。
为了促进健康老龄化,国家卫生健康委接连发布了多项旨在树立和完善晚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方针文件。
2019年末,我国首个关于晚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辅导性文件——《关于树立完善晚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辅导定见》面世,明确提出了构建一个归纳且接连、城乡全掩盖的晚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要求。
在晚年医学科的建造方面,该文件设定的方针是“到2022年,至少50%的二级及以上归纳性医院应树立晚年医学科”。
至2021年末,《关于全面加强晚年健康服务作业的告知》进一步进步了这一方针,规则“到2025年,不少于60%的二级及以上归纳性医院需树立晚年医学科”。
跟着此次文件的发布,学科设置的要求再次进步,“到2027年末,力求二级以上归纳医院标准设置晚年医学科的份额到达80%”。
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作业展开计算公报》数据,到2023年末,全国设有国家晚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共有6877个二级及以上归纳性医院树立了晚年医学科,11097个归纳性医院和27755个底层医疗卫生组织建成了晚年友善医疗组织,国家安定疗护试点掩盖了185个市(区)。2023年,全国65岁及以上的晚年人中,有1.4亿人在底层医疗卫生组织承受了健康办理,占比到达了62.5%。
晚年医疗服务要从单病种形式
向多病共治形式改变
除标准晚年医学科设置建造外,《告知》还提出了多项要求,包含加强晚年医学人才队伍建造、标准展开晚年医学医治服务、丰厚晚年医学服务、强化晚年医疗资源上下联动等。
在人才队伍建造方面,提出当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分要加大晚年医学相关专业医师、护理、药师训练培育力度。二级以上归纳医院要定时展开晚年医学相关专业训练,拟定完善的人才培育方案,强化晚年医学科医护人员临床才能进步。加强晚年医学医护人员精力心思相关常识、技能训练,进步心思健康服务才能。要为晚年医学科医护人员供给必需的作业、学习条件,关怀关爱医护人员,合理确认晚年医学科医护人员薪酬水平,充分调动医护人员活跃性,构成安稳的晚年医学科医护团队。
《告知》还指出,晚年医学科要坚持方针导向,首要收治患晚年归纳征、共病以及其他急、缓慢疾病的晚年患者,强化晚年人群关键疾病的前期筛查与早诊早治。要坚持以最大极限保持或改进晚年人功用状况、进步其独立日子才能和日子质量为作业方针,充分体现晚年医学科专科特征,标准展开晚年归纳评价,强化晚年归纳征办理与共病处理,重视晚年人心思健康。
鼓舞晚年医学科立异服务形式,自动吸纳内科、肿瘤、中医、恢复、精力心思、护理、药学、养分等团队组成多学科团队,展开具有晚年医学科专科特征的多学科联合医治服务,推进晚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形式向多病共治形式改变。
着重要执行医疗组织功用定位,加强医疗组织之间资源统筹、有用联接。
北京医院国家晚年医学中心张铁梅教授在专家解读文章里表明,晚年医学医疗服务面对杂乱的晚年健康状况,触及疾病防备、个体化医治、恢复护理和安定疗护等服务,具有归纳接连的特色,这与现在专科为主的医疗形式之间存在较大不同,也是进步晚年医学医疗服务才能的关键。
晚年医学科建造,难在哪?
近年来,晚年医学科迎来快速展开。以广东省为例,到2023年末,二级及以上公立归纳医院和中医医院中树立晚年医学科的份额已到达77%,相较于2022年大幅增加了24%,提前完成了“2025年到达60%”的方针。
尽管如此,在全国范围内,晚年医学科的独立设置和有用运营依然面对着很多应战。
学科展开相对缓慢,专业人才的缺少是其间最为明显的问题。
在我国,晚年医学科是一个新式的学科,起步较晚,人才结构和专家一致需求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展开研究中心公共办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在承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尽管我国的晚年健康服务体系近年来展开迅速,但与晚年人的实践需求比较,仍存在较大的距离。晚年医学专业人才的缺口巨大,现在全国的晚年医学专业人才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范畴转行或抽调而来,其间许多人并未承受过体系的晚年医学专业训练。
另一方面,晚年医学科的医师的收入相对较低,职称评选、学历增加等软性鼓励也存在限制,人才不愿意来或来了留不下加大了缺口。
上海市晚年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孙湛曾向“医学界智库”表明,现在全国范围内,医疗组织对晚年医学建造仍遍及缺少活跃性。
“有技能、有水平的人不屑于做,有需求的人没才能做,晚年医学科建造变成了一个近乎公益性的工作。”他这样说道。
收费低,建科即亏本则是需求面对的另一个现实问题。
上海市东方医院晚年医学科主任江华告知“医学界”,晚年归纳评价是晚年医学科医师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除了评价晚年人自身疾病外,还包含功用、认知、精力心思状况和社会环境等,而评价自身与专科技能比较,尽管不可或缺,但收费要低得多。
此外,晚年医学科医师在医治上,关于药物挑选更多是在做“减法”,以下降多重用药危险,加上医院实践支付医疗费较高、床位周转时间长等原因,大多数医院在开设晚年医学科时,首要就要面对亏本危险。
据“新华社”报导,有一线医师对此坦言,现在医保施行单病种打包付费,但来科室住院医治的晚年患者往往有多种疾病。比方一位白叟患有三种疾病,而医保只能按一个病种付费,这和晚年医学的全体医治理念是不匹配的。
“展开晚年医学科,仍需详细方针、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撑。”这位医师说。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步晚年医学医疗服务才能的告知》及解读
2.新华角度:怎样推进晚年医学科加快展开,让更多人老有所医?
3.医学界:不到10年,她把“晚年医学科”打造成上海前三,怎样做到的?
(转自:医学界)
转自:医学界撰文 | 燕小六责编丨汪 航医学界一向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金眼科、银外科,开着宝马口腔科,累死累活妇产科,普一般通大内科,一钱不值小儿科,穷途末路传染科,死都不去急诊科……”这不只说...
00:492025年2月16日,威海卫人民医院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伤口骨科正式建立。这一新科室的建立,标志着医院在骨科医疗范畴迈出了愈加专业、精密的一步,将为广阔患者供给愈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杨潇 翟继荣)10月24日,邯郸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牵头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与成员医院市公民医院就科室共建作业打开深化协作。市中心医院派驻院长李俊芳,主任康少英、李昆城,市公民医院...
上级医院“结对”底层,共建医联体湘江新区社区医院有了专病特征科室华声在线10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唐璐)大医院“开”到社区,大专家“送”到家门口……现在,在湖南湘江新区底层医疗机构,也开起了专病特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