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杨蓉】
“欧盟和北约许诺支撑泽连斯基,但对乌‘成功方案’保持沉默”,路透社10月17日报导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向欧盟和北约介绍他的“成功方案”,欧盟和北约许诺持续帮助乌克兰,但许多要害盟友对泽连斯基有关当即约请乌参与北约的呼吁保持沉默。
泽连斯基16日向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正式提交他预告已久的“成功方案”,其间争夺“当即正式参与北约”的约请位列第一条。法新社17日报导,泽连斯基当天到会欧盟峰会,对欧盟27国领导人解说称,在与俄罗斯进行任何平和谈判之前,乌克兰有必要处于强势位置。
“乌克兰现已准备好进行真实的交际,但为此,咱们有必要强壮起来。强行施行休战,而非获得公正的平和,永久不会带来安全。”泽连斯基建议称,俄罗斯只要在发现无法经过武力获得任何效果时才会诉诸交际,发明完毕抵触的“正确条件”才是乌克兰所需求的,这也是他的方案。
欧盟峰会完毕后,泽连斯基前往北约总部,与北约32个成员国的国防部长一同参与为期两天的谈判。路透社17日说,在当天的联合发布会上,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向泽连斯基重申了乌克兰未来将参与北约的长时刻许诺,但没有回应泽连斯基的呼吁,即“当即”向乌克兰宣告“入约”约请。
“我期待着乌克兰作为联盟成员来到这儿的那一天。在那之前,咱们将持续尽心竭力保证乌克兰获得成功。”吕特说。
此前被问及是否支撑泽连斯基的“成功方案”时,吕特也好像显得优柔寡断。他说,他信任乌克兰“有一天”会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够说我支撑整个方案,那有点困难,由于当然,有许多问题咱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
当地时刻2024年10月17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秘书长吕特(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会晤 视觉我国
在抵触迸发不久的2022年9月,乌克兰就提交了参与北约的正式请求。虽然本年7月的北约华盛顿峰会宣告,乌克兰获取成员国身份之路“不可逆转”,但并未详细阐明时刻结构。不少媒体指出,北约此前清晰标明,乌克兰不能在抵触状态下参与,由于这将使北约直接卷进与俄罗斯的抵触。
据报导,美国、德国等几个首要成员国关于约请乌克兰“入约”尤为慎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到会欧盟峰会时被问及泽连斯基的“成功方案”时说:“你知道德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情绪。这不会改动。”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供认,乌方的“成功方案”现已“摆在桌面上”,“但咱们现在无法给出答案,几个小时或几天后也无法给出答案”。皮斯托留斯弥补,他以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是乌克兰在未来会参与北约,至于何时,他只说,还有许多问题和议题需求处理。
法新社说,美国常驻北约代表朱莉安娜·史密斯(Julianne Smith)则更为“直抒己见”。她16日告知媒体,乌克兰正走在参与北约的道路上,但北约现在没有方案在短期内向乌克兰宣告约请,“咱们将自始自终地持续与咱们的乌克兰朋友就他们怎么参与北约进行谈判”。
泽连斯基此行正值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稳步推动,包含占据了乌军防卫两年多的东部重镇武赫列达尔。加之在行将到来的冬天或许遭受的动力缺少,有乌官员称,整个乌克兰社会现已“疲惫不堪”。此外,11月行将举办的美国总统推举,也给未来西方盟友的支撑带来不确定性。
路透社剖析,乌克兰期望参与北约的诉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约的首要力气华盛顿是否乐意改动其情绪,但现在还没有痕迹标明美国乐意这样做。法新社称,内部人士共同以为,北约谈判中最大的问题将是美国大选,一名交际官标明,北约正处于“等候形式”。
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特朗普曾多次暗示,假如他还在任总统,俄乌抵触就不会迸发。在17日上线的最新播客访谈中,特朗普责备泽连斯基,称他“不应该让那场战役迸发”。鉴于此,《华盛顿邮报》称,乌克兰官员将游说要点放在了现任总统拜登身上,期望拜登能够将确定对乌长时刻帮助,作为其政治遗产。
英国《金融时报》本月早些时候发表,西方有声响提出让乌克兰仿效联邦德国(西德)当年形式参与北约,该主意在白宫特别遭到追捧。一名了解泽连斯基日前访美谈判状况的西方官员说,有开始痕迹标明,拜登或许会赞同在下一年1月卸职前推动乌请求“入约”的进程。
不过,尚不清楚美国常驻北约代表史密斯的最新表态是否代表拜登情绪的改变。另一方面,《金融时报》说,乌克兰官员自己也置疑,俄罗斯不会答应此事产生。“我不以为俄罗斯会赞同咱们参与北约。”一位乌高级官员说,“即便咱们收到了北约的约请,也毫无意义。这是一个政治决议。”
俄罗斯交际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将泽连斯基的“成功方案”斥为“乌克兰的不幸方案”。她责备泽连斯基将北约面向与俄罗斯的直接抵触,“今日,泽连斯基总算向所有人证明,他对乌克兰人的仇视程度能够被描绘为恐乌症(Ukrainophobia)”。
俄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6日标明,“成功方案”仅再次标明美国决议与俄罗斯战役“直到最终一个乌克兰人”,只要当基辅理解当时的方针都是白费,而且“清醒意识到”导致乌克兰抵触的根本原因时,平和才或许完成。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